根据《航空承运人高原机场运行管理规定》中的定义高原机场包括一般高原机场和高高原机场两类,其中,海拔高度在1500m(4922ft)及以上,但低于2438m(8000ft)的机场为一般高原机场;而海拔高度在2438m(8000ft)及以上的机场称之为高高原机场。
甘孜康定机场,飞机准备起飞。
由于高高原机场运行环境比一般机场复杂得多,所以我国民航管理部门对高高原机场运行要求极为严格。世界范围内主要高高原机场主要在中国、尼泊尔、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目前全世界共有高高原机场 46个,其中我国投入运营的有 19个,约占世界高高原机场数量的 41%(见表 1),是世界上拥有高高原机场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的19个高高原机场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湖北6个省区,对改善当地对外交通条件、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推动扶贫攻坚,支持国防建设、反恐维稳,提升应对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意义重大。
高高原机场海拔排名榜
一、高高原机场飞行安全管理的特点
安全绩效管理是民航实现风险控制、保证安全和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安全绩效管理离不开科学的评估。相比其他行业的安全管理,高原机场飞行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以下特点。
1.影响高高原机场飞行安全的因素复杂
民航安全绩效管理与评估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飞行安全绩效与管理,民航飞行对风险最为敏感,尽管飞行机组有严苛的准入机制、严谨的工作流程、严密的监管体系,但依然不能完全避免安全隐患。对飞行而言,影响安全最重要的几个因素表现为人-机-环-管。其中,人的因素最为复杂,在整个飞行运行过程中,人的因素不仅表现为机组成员个体和团体因素,还要延展至空管、签派、客舱以及机务人员的综合因素。人作为飞行运行系统的主体,既是执行者也是决策者,在复杂的高高原机场运行环境中,最易出现缺氧而又不自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存在很多隐蔽风险,累积到一定的时间就容易对飞行安全产生威胁。此外,高高原机场的地理环境、净空条件以及特殊环境中飞机本身的机体性能等都会影响高高原机场的飞行安全。因此,在平时的飞行运行管理中,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加大对高高原机场运行规范的监督力度,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管机制。
2.高高原机场飞行事故征候多
民航飞行工作性质特殊,飞行安全是航空安全的重中之重。高高原机场受地形、环境等影响,机场建设往往因地制宜,高高原机场飞行程序相对普通平原机场更复杂,飞机在起降、进离场时难度也相对较大,再加上高原缺氧环境、昼夜温差大、天气多变、雷暴频发,飞机在飞行时很难达到最佳性能,所有复杂的外部因素都有可能影响飞行安全,从而导致各种类型的飞行安全事故征候频发。对于高高原机场飞行的风险管理,目前已经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制度规范和培训体系,但正因如此,管理因素更易被大家忽视,从而忽略风险产生隐患,事故征候是可能发生事故的警钟,必须及时遏制,才能更好地为高原机场运行安全保驾护航。
3.高高原机场飞行安全绩效管理与评估难度大
中国民航从 2006年开始在全行业推进航空安全管理体系(SMS),SMS囊括了飞行运行、运行控制、维修、客舱安全、地面服务、货运、训练等一系列航空活动的安全管理。近年来,各大航空公司对于飞行安全绩效的管理与评估也有了一定的实践积累,但由于民航安全绩效评估指标多样,各大航司都倾向从安全规章遵守、飞行作风、技能和机组管理等指标,着重分析个别因素对于安全绩效的影响,导致考核和评估形式固化,衡量标准不一,客观性不足。同时,由于受到当前我国高原机场安全运行监管和保障经验的限制,高原机场安全绩效管理与评估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规范和标准建议,导致高高原飞行安全绩效管理与评估实践难度较大。
西藏航空停放在拉萨贡嘎机场的高高原机队
二、高高原机场面临问题
高高原机场首先面临机场周边地形更为复杂的问题。地形复杂导致的结果就是高高原机场周围净空条件比较差,导航设施安装困难,飞机正常起降及复飞操纵难度大。除此之外,高高原机场还面临备降机场少等实际问题。为了提高高高原机场运营的安全性,研究人员对高高原机场的特殊条件下的飞行器特性进行了较为广泛研究。
虽然高高原机场与平原机场同样都承载着飞机起降的功能,但是与平原机场相比较而言,除了机场跑道长、周边环境差、净空条件差等不利条件外,高高原机场还存在气候复杂多变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高高原机场运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对于航空运输安全而言极为重要。从目前来看,专门针对高高原机场运营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有限,且高原机场和高高原机场运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航空公司的航线运行管理。
阿里昆莎机场,于2010年正式通航
(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狮泉河镇西南,海拔高度4274米,机场跑道长4500米)
三、高高原机场安全运行发展对策
高高原机场具有不同于其他机场的环境特点,且高高原机场往往也是复杂机场,运行环境恶劣,对飞机的巡航能力、起降性能、客舱失压等紧急情况时机上乘员的安全保障等都有特殊的标准,对机组的飞行资历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保证高高原机场的运行安全,需要从多方面满足更高的要求。
1.关注飞机性能对重量的影响
受地形影响,很多高高原机场跑道长度相对较短,飞行区长度和宽度也相对较小;有些高高原机场位于山腰或山谷,地形和气象条件复杂;在这些不利环境中运行,如果遭遇复杂、恶劣天气,一旦机组操作不当,很容易发生冲、偏出跑道的严重安全事件,并且高高原机场短窄跑道、周边障碍物都是导致性能衰减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同的起飞、着陆重量,飞机的真空速要比平原机场大得多。同时,发动机的推力明显减小,飞机加、减速变慢,这两个不利因素的叠加使飞机在高原机场起飞和着陆距离显著增加,还限制了飞机的载客、载货能力,因此,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关注:关注气温对飞机性能的影响、减少最低设备清单(Minimum Equipment List,简称:MEL)对性能的影响、合理使用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EngineOut Standard Instrument Departure,简称:EOSID)。
2.注意风向风速及修正海平面气压造成的影响
由于高原地区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情况不同,以及向、背阳方向地表受热不均匀,地形热力效应差异显著,大气对流强烈,同时西南暖湿气团中水气充沛,西南高原地区高空云系众多,云中结冰现象明显,雷暴多,范围宽、高度高、强度大。同时,西部高原地区常常有高空急流穿过,高空风很大,伴有中度以上的颠簸,加上山地波的影响,以及地形对风的阻挡或加速作用,风向、风速极不稳定,导致很多高原机场下午常出现 8级以上大风,紊乱的风向在大风的影响下极易出现风切变或者强烈颠簸,这些恶劣天气都是安全飞行的隐患,即使高高原机场风向稳定,但大风天气也会导致飞机有时只能在机场跑道单头起降,如果只能采用性能较差的跑道方向起降,对航班飞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来看都是不利的,因此建议尽量安排上午在高高原机场的运行。高高原机场飞行中 ,修正海平面气压(QueryNormal Height,简称:QNH)会影响机型的起降包线,过低的 QNH会导致飞机不能正常起降,因此,签派放行评估时,必须对QNH重点关注。
3.关注日出日落时间对高高原机场应急程序的影响
有些高高原机场在建设时期,由于受政策、资金限制,采用行业最低标准施行,保障能力不足和设施设备的条件造成很多高高原机场不实施夜航,或者有限制的实施夜航,因此对于推迟起飞时刻飞往高高原机场的航班我们需要关注机场的日出日落时刻,特别是飞机在不实施夜航的高高原机场起飞需要结合航线单发飘降和座舱释压紧急下降程序,准确计算飞往决断点的最长飞行时间,在此基础上梳理出飞机出现紧急情况返航高高原机场的全部空中时间,最后推算出高高原机场最晚起飞时刻,避免飞机出现紧急情况返航时在日落时间后着陆,引发不安全事件。
4.提高民航新技术的推广速度
高原机场终端区地形复杂、超障裕度小,地面导航设施安装困难、使用范围受限,导致进、离场程序设计难度大,而进离场程序往往又比较复杂。九寨机场完成了中国民航首个 RNP AR公共飞行程序验证试飞工作,高高原机场因天气原因导致的延误、返航现象大幅减少,建议以此为契机,在类似的高高原机场积极开展 RNP AR公共飞行程序运行的调研工作,推广新技术应用,加快推进 VHF通信覆盖工程、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简称:ADS-B)、数字空管集成系统和电子移交等工程建设。
高高原机场的安全运行需要考虑天气、飞机设备等相关外界因素的影响。民航局、地方政府应结合高高原机场实际,探索适合当地的运行标准;优化治理环境,厘清安全监管边界,加强分级分类管理水平,空域和飞行计划管理水平,优化机场服务流程和机型选型。航空公司运行人员和飞行人员还需要结合运行实际展开评估,落实紧急情况下应急预案,排除飞行环节的隐患,采取合理措施,提升安全飞行品质。
参考资料
《高高原机场飞行安全要素分析——以“重庆——九寨”航线为例》彭根、秦意、何峻、张序
《浅析高高原机场发展的挑战和对策——以泸沽湖机场为例》杨材、钱志坚
《高高原机场校验飞机运行风险与维修安全》连喜贺
《探索高高原机场航空运行标准》李天宇
编辑整理 李沐慈(实习生)
指导老师 廖婷婷(空港中心)